銀發風采

銀發風采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銀發風采 >> 正文

是什麼偷走了老人的幸福生活

2015年05月30日 16:55  點擊:[]

核心提示:夫妻是否和睦、子女孝不孝順、兄弟姐妹是否團結等,這些家庭關系因素直接影響着人的幸福感。而對老人來說,子女關系更為重要。在影響老人幸福感的子女關系中,有兩類“殺傷力”較大。

  編者的話:近日,香港《明報》刊發的一項針對60歲以上人群的調查顯示,三成受訪者有一多半的時間感覺不幸福。從家庭關系到社會氛圍,甚至連社區宣傳欄裡的信息字體太小等不起眼的“小事”,都會讓老人不悅。本期,我們從社會、社區、家庭、老人自身4個方面出發,分析讓老人不快樂的因素,呼籲全社會為老人的幸福晚年共同努力。

  家庭關系

  空巢無助最難熬

  夫妻是否和睦、子女孝不孝順、兄弟姐妹是否團結等,這些家庭關系因素直接影響着人的幸福感。而對老人來說,子女關系更為重要。在影響老人幸福感的子女關系中,有兩類“殺傷力”較大。

  第一類是空巢。有人用“出門一把鎖,進門一盞燈”來形容空巢老人的孤獨和寂寞。不久前,浙江省聯合應用心理科學研究院受杭州市某社區委托,進行了一項針對老年人的調查,結果發現,半數以上老人認為,與(孫)子女相聚,是他們生活中最高興的事情,子女經常回來探望成了他們最大的期待。但難如願的是,孩子們或在外地工作學習,或過于忙碌,無暇顧及,老人空巢的現象越來越嚴重。

  第二類是與子女溝通不暢。我們常常發現,有些老年朋友子女不在身邊時,盼着子女回來,可孩子們回來了,親密的日子沒過幾天,便開始争吵。平時打電話也沒幾句好話,子女怪父母太唠叨,父母則怪子女不聽話,不懂他們的良苦用心。

  其實,老人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。子女沒在身邊,雖然沒那麼熱鬧,但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,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,還不用為子女忙前忙後。轉換思維後,不妨積極主動地規劃好自己的生活,比如重新發展興趣愛好、規定自己每天做多長時間的運動等。關于溝通的問題,則需要雙方共同努力。用言語能傷害到的,往往是最在乎我們的人。以剩男剩女的問題為例,面對父母的念叨,子女一句“還沒遇到合适的”,比“我的事不用你管”,會讓父母心裡好受得多。

  自身因素

  衰老得病沒自我

  自己才是幸福的掌舵人。從老人自身的角度看,以下幾大因素也在很多程度上影響着他們的幸福感。

  疾病纏身。身體的老化是必然的。活到七八十歲時,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毛病。如果因疾病導緻生活無法自理,幸福感則會減退得更加厲害。平日裡,隻要天氣允許,一定要進行适量鍛煉、規律飲食,行動得越早,得到的回報越大。

  不愛出門。與年輕人相比,老年人更不愛出門,也相對更難交到朋友。有些老人甯願悶在家裡看一天電視,也不願出去曬曬太陽,和鄰居們聊聊天。其實,一個人的社會參與度越高,能獲得的社會支持便越多,幸福感也會更強。

  沒有自我。中國的老人無疑是世界上為子女犧牲最多的群體,很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,自己省吃儉用為子女攢錢買房;為了幫子女照顧孩子,哪怕在大城市生活再不适應也會強忍着。他們為子女活,卻很少問問自己到底快樂不快樂。俗話說,兒孫自有兒孫福,老年朋友也要逐漸轉變觀念,将關注點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身上,比如和老伴兒制定旅行計劃或健身計劃。

  社會氛圍

  尊重支持都不夠

  不得不承認,我們的社會習慣向“下”看,更關注兒童,而不習慣向“上”看,對老年人的尊重和支持均不夠,整個社會沒有形成敬老愛老的氛圍,這也會讓為社會奉獻一輩子的老人很受傷。

  首先,從社會支持角度看,老人的特殊性在很多方面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。比如,哪怕有些場所有老人優先窗口,但擺設往往大于實質;老人去醫院看病,面臨着“站不住、擠不動、等不及”這三大難;交通方面,公交車台階過高,老人腿腳不便上車難,出租車師傅擔心出事,往往拒載老年朋友,打車難的問題由來已久;商場超市,冬季厚重的門簾老人推起來十分費勁,夏季20以下的空調讓人受不了;适合老人的服飾、生活用品也不夠豐富等。

  其次,社會尊重度不夠。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,很多年輕人抱怨,早高峰時,老年人不應該出來添堵。其實,我們站在老人的立場上替他們想想,他們要去逛早市、去醫院看病,這些也都需要在早上進行,錯過了就來不及。每個人都有被尊重、被理解的需求,如果沒有得到滿足,無疑幸福就會大打折扣。

  因此,要提高全社會對老年人的尊重和支持度,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,在公共場所提供盡可能多方面老人的設施,并通過各種方式倡導大家尊老敬老。此外,年輕人和老年人兩代人之間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。年輕人應該感恩老年人對社會的付出,當然,老年人也應多體諒年輕人打拼的不易,切忌倚老賣老,無理取鬧。

  社區服務

  便利設施被忽視

  進入老年後,社區成了老人最重要的生活場所。部分社區會積極組織各類豐富的活動,吸引老人參加。不過,正如《明報》報道中所提及的,很多我們不曾注意到的細節,也可能影響老人幸福度。

  《明報》調查發現,在設計住所安全方面,老年人最不滿意的是防滑和防跌設施不足,以及社區信息欄裡,宣傳信息太小或有玻璃覆蓋導緻反光,看起來太費勁。此外,在接受信息方面,老人們也覺得十分不便。比如有的社區用網絡、微信發布信息,組織活動,這對很多老人來說有一定的難度。雖然這些技術讓溝通越來越方便,但社區更應該從老人的實際出發,想出一些讓他們更容易接受的辦法。

  目前來看,社區需要在兩方面為老人的晚年幸福努力,一是從功能上看,一定要盡可能多地為老人創建圈子,激發老人參與的熱情,為不同職業、不同愛好、不同性格的老年朋友提供活動場所和平台,讓他們走出家門,老有所樂,如建立社區老人俱樂部等。二是要從老人自身出發,在每個細節上充分考慮老人的需求,尊重他們的意見,為他們提供細緻入微的服務。可以在社區提供一個老人意見箱,随時審查哪些服務還不到位。

上一條:網上學養生 健康更開心 下一條:老人别做守财奴 大方更長壽

關閉

Baidu
sogou